“政产学研用”:中国软件走第五种创新之路


  www.sh.xinhuanet.com   2006-05-25 16:15:08     

 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王蔚 陆文军5月25日报道:中科院院士、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杨芙清教授24日在第28届世界软件工程大会上指出,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既不同于欧美模式,也有别于日、韩、印模式,中国要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,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,培养创新、创业人才,培育大型专业化骨干企业,政府引导,产学研结合,面向应用,走"政产学研用"结合的道路,中国软件产业就可以迅速发展壮大。

  杨芙清不仅以其在软件工程领域的开拓性、系统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被誉为"软件工程铺路人",她同时也是北大青鸟集团的创始人。作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积极推进者,杨芙清站在全球软件产业的角度上,把软件产业发展总结成四种模式:美国模式、日韩模式、印度模式、爱尔兰模式。

  她认为,美国是一种自主创新模式,主要是吸引各国的软件人才,进行原创性研发。软件本身是知识密集型的创意产业,所以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。日本和韩国是把别人的成果产业化的模式,把别人的成果拿来很好地面向市场,消化吸收再创造的模式。印度是外包模式,印度人才非常善于学习各国软件企业的流程,很快地熟悉流程,承接国外软件。爱尔兰模式是介于欧洲和美国之间,把美国企业吸引到本国,然后再把生产产品推向欧洲。爱尔兰利用地域的优势,大量吸引和培养人才,把一个农业国很快地变成高科技国家。

  杨芙清说,各国的发展道路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的,中国软件产业要融入世界,就要有在国际上站得住脚的专业化大型企业集团。在"十一五"规划中已经提出,未来五年要培育5到10个大型专业化软件企业集团。

  杨教授指出,中国软件发展的思路应该是掌握核心技术,重视工程创新、开发品牌产品,建立软件产业基础设施,形成良好的软件产业发展结构模式。

  杨教授认为,软件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,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需要相应人才培养的规模化,产业发展的多样性需要形成多层次、复合型、交叉性的产业队伍模式,就需要适合"多层次、复合型、交叉性"的人才;日益加剧的国际化更需要高层次、国际化的软件人才。(完)